1)第764章 鲜卑北派十二部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4章鲜卑北派十二部

  ……………………………………

  苴罗侯带领着“鲜卑右部”,在“瀚海”附近遭遇到的就是这么一股由大部分“匈奴弃民”组成的,原本属于“鲜卑东部”的部落。

  “匈奴弃民”在揉入鲜卑期间,属于主仆身份互换,自然也遭受到了鲜卑人的奴役与轻贱。所以这些人便是在漠北草原的东部生存求活,而不能像弥加、阙机他们的部落那样,跑去漠南东部。

  再所以,“鲜卑右部”现在所遭遇到的敌人,可以暂时称之为“鲜卑东部之北派”,而弥加、阙机他们虽然与眼前的敌人,曾经同属于“鲜卑东部”,但是也压根不熟。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跑去漠南生活过的鲜卑人都是“索头”,也就是把头发扎起来,或者编成小辫子。但是这一伙“鲜卑东部之北派”却是“髡头”,就凭漠北这个地方,也不知道他们都把自己薅城秃瓢,到了冬天到底冷不冷。

  假如说,漠南鲜卑如果不北撤,即便漠北条件艰苦,这些“鲜卑东部之北派”大概也能留在此处,生存下去。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早在轲比能、苴罗侯北撤之前,“鲜卑东部之北派”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别忘了,“西兴安岭”的东边可是还有一位吉州牧公孙度。

  朝廷调派兵团,在辽州大搞屯田,而且又在吉、辽二州的东边设置了“东州”。公孙度看着眼热,也想搞屯田,还想建城池,甚至还要修“长城”,可是这些活儿都是需要大量劳力才能干的。

  挹娄人差不多已经让公孙度抓的剩不下几个了,而且往东边也已经跑到头了,如果硬闯“东州”,恐怕朝廷不答应,所以公孙度只能把目标放在北边与西边。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北边是“北兴安岭”,西边是“西兴安岭”。所以原本在这些地方生存的“鲜卑东部之北派”,便被公孙州牧格外的重视起来。

  但是孔子曰的好,哪里有抽鞭子的,哪里就有抢鞭子的。尽管“鲜卑东部之北派”被公孙度抓走了很多,逼迫投降了很多,当然,也不乏主动归顺的。但是,总有一些人是想抗争到底,死不投降的。

  而后就在这一系列的征与战,抗与降的演变之中,冒出了一个名叫“葛乌菟”的人物。

  葛乌菟原本也是“北派”一个小部落的小首领,甚至还归顺过公孙度。但是公孙度为了发展壮大自己势力,根本不满足于让别人给自己上供,而是想要把这些蛮夷胡掳全都吞并下来,然后好好教导他们,让他们该学种地的学种地,该学建城的学建城。

  葛乌菟心里话说,这要是跟着他们汉人学,就把咱大鲜卑……不对,是大匈奴……好像也不对……是把咱“大卑奴”给彻底抹没了。

  

  请收藏:https://m.aus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