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第七十五章_王后心怀蜜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叶尹开了头,之后短短半月内,有近五十封类似奏章陆续呈至李恪昭面前。

  后宫历来是朝堂博弈的关键之一,其中既牵扯到君权与臣权之间的制衡,也暗含臣权与臣权的较量。

  此类制衡与较量有利有弊,参与者们也各怀盘算,其间有公心也有私心,很难一概而论。

  对某些怀揣小心思的贵胄重臣来说,若能将自家姑娘送上君王榻,便算与君王有了姻亲之盟;倘使再有了王嗣,家族利益便多了一份长久而切实的保障,维护君权自会更加落力。

  而在一心为君的忠耿中间派看来,哪怕君王本身并不贪色好美,但新君在羽翼未丰时,以姻亲巩固与贵胄重臣之家的联盟,能快速稳固地位、拢群臣为羽翼,减少政治上的内耗,这对大局来说最优之选。

  如此众望所归,况且李恪昭登基才一年多,算不得坐稳了王座。若对此只知一味强硬,全凭自身喜恶独断,就可能使忠谏者失望伤怀、使墙头草倒戈,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局动荡。

  在实力尚不足以对下形成全面压制时,如何妥帖应对群臣对后宫之事的谏言,这很考验年轻新君的智慧,也很考验新君与王后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面对这棘手局面,身为王后的岁行云聪明地选择了置身事外,对是否立妃之事不置一词,谁也挑不出她错处,自无从发难。

  而李恪昭也不急于强行平息众议,在朝会上对是否立妃、充实后宫的议题更是避而不谈,只有条不紊地展开台前幕后的各项布局。

  到了六月中旬,李恪昭才就“是否应群臣谏议充实后宫”之事,单独与王叔李晏清、国士叶尹、国相李唯原三人密谈。

  这三人于先王重病之际临危受命,在李恪昭与两位兄长兵刃相见时极力稳住朝局,使他不必在登基初期面对一个混乱政局,也使缙国朝政与民生未因此受到太大冲击。

  可以说,若无这三位老臣殚精竭虑斡旋各方,从先王到新君的权力交接所掀起的血腥风雨,断不会只控制在九重宫门之内。

  所谓君子用人论迹不论心,无论他们有无私心,都确确实实做出了利国利民的贡献,因此李恪昭对他们心怀诚意尊重,这才有了今日的密谈。

  “于朝堂之外,三位于我皆是尊长。今日无旁人,请畅所欲言,不必拘礼,也不必顾忌。”李恪昭给出了极高的礼遇。

  既得君王信任礼遇,三位老臣便也不耍花腔。

  王叔李晏清率先直言不讳:“君上励精图治、勤于国政,不贪色好美,此乃我大缙之福。但君王是否充实后宫,此事牵涉复杂,绝不同于寻常高门大户迎小纳妾,恳请君上三思再慎。”

  毕竟李晏清贵为王叔,家中女儿、孙女与李恪昭都是未出三代的堂亲,按俗按律皆不通婚,李恪昭即便允了充实后宫,

  请收藏:https://m.aus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