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88 章_祥瑞小公主[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英国使臣乘坐着舰船来华之时,不少百姓曾围在岸边观看,这一回,俄国使臣奉俄皇之命前来访问中国,百姓们自然也会予以高度关注。

  只是,不同于英国使臣抵达中国之时,百姓们对这些外国人纯然的好奇心,这回,在好奇之余,百姓们还添了几分警惕心。上回英国使臣在本地闹出的事情,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为深刻了,也让他们明白了,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何而来。

  兴许在大多数时候,这群远道而来与他们做生意的人都能够保持和蔼的一面,但一旦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也会迅速的翻脸不认人。

  这次从圣彼得堡出发的是一支由二百余人组成的使臣团,为大清带来了价值十万卢比的精美礼物,以此来体现俄方的诚意①。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沙俄看起来对大清很是友善,但纵观中俄近些年来的交往历史,签订的合约,以及合约具体的执行情况,却没有人敢小觑沙俄。

  沙俄通过支持准噶尔反叛,利用准噶尔牵制住大清的精力,获得了不少好处,在与准噶尔开战的同时,大清若是不想面临多线作战的困境,就得在与俄方进行边境分界问题的洽谈上做出些许让步,以及贸易往来的具体条款之中给了俄国较大的优惠政策。

  如今,准噶尔已平,大清通过研制火器、训练步兵以及组建海军等措施,变得愈发强盛,国库中堆了满仓的金银珠宝与粮仓中满的要冒尖的粮食,都是大清的底气所在。俄国若是再想如从前一样逼迫大清让步,是再不可能了。

  现在,兵力被牵制住的,反倒是俄方。为了与奥斯曼土耳其争夺黑海出海口,俄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领导之下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彻底杠上了,虽说奥斯曼帝国已逐渐走向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毕竟还有一些底子在里头,俄军想要一举竟其击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乾隆想来,大清就该趁着沙俄无暇分身之际,将这些年以来被沙俄蚕食的土地让沙俄通通吐出来。

  这可不叫趁人之危,而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说来,这一点,乾隆还是在芃芃的“启发”之下才想到的。

  乾隆陷入了沉思,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沙俄也同样陷入了沉思之中。

  沙俄使者在发现前来迎接自己一行人的官员居然一反常态,没有在礼仪方面为难自己一行人之时,竟觉得有些微妙。沙俄不是第一次派遣使者到京城来,但往年每回都会因为该依照俄方的礼仪向大清皇帝行礼,还是该按照大清的礼仪向大清皇帝行礼而争论不休。

  沙俄使者在到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女皇也曾交代过他们,可随机应变。

  在不丢了国家颜面的情况下,来使可见

  请收藏:https://m.aus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