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3章 十字军东征番(7)铁血宰相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我们大明,以及大明支持下的耶耶教。”

  殿下的文官武臣立刻炸了锅,竟然有这种事?

  “殿下,这事还有什么说的,干死这些鬼佬。”

  “殿下,大明的尊严不容任何亵渎,必须干他们。”

  “殿下,就直接投票吧,反正我们武臣肯定全力支持。”

  “这话说的,好像我们文官就不支持似的,我们也全力支持。”

  没任何悬念,参加大朝会的文官武臣清一色的支持发动战争,原因很简单,大明发动的每一次对外战争,都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只是武臣从对外战争中受益,文官也发了大财。

  你说文官依靠什么发财?废话,当然是战争债券。

  崇祯做事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绝对不会吃独食。

  所以每一次发动对外战争之前,哪怕是不缺钱粮,也会发行战争债券集资,然后通过这些战争债券将好处分给朝中的官员,文官武臣都有份。

  依靠着战争债券的收益,朝中文武真是拿足好处。

  所以对于发动这次大战,没有一个官员持反对意见。

  即便是王家彦这个首辅,也无条件支持发动这次大战。

  早在两年前,首辅路振飞致仕之后,王家彦和金铉就同时廷推入阁。

  之后没多久,首辅张慎言病死在任,王家彦就直接被崇祯提为首辅,金铉也直接被指定为次辅,孟兆祥和吴麟征仍是三辅四辅。

  顺便说一句,北京国子监的第一期学生已在前年毕业,并且被派往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的一千多个县担任基层官员。

  由于学生的数量足够多,所以这次,派出的学生除了少数优秀学生能够直接担任七品知县之外,其余的大多数学生只能担任八品县丞或主薄等职。

  这就极大的改变了大明的官场生态,因为原先的县丞、主薄及典史等官职,几乎都是由当地的士绅担任,而且知县经常性更换,但是县丞等小吏却往往几十年不挪窝,所以变成了一个个的地头蛇,极大妨碍了地方政务。

  但是现在这种生态遭到了极大挑战。

  然后到了去年,随着北京国子监的第二期学生毕业并且再次进入地方官场,更是把课税司大使、仓场大使、六房主事等小吏都给顶掉,原先的官场生态就被彻底摧毁,自从秦始皇置郡县以来皇权不下乡的局面终于被彻底扭转。

  当然了,这些把持地方多年的胥吏也没有那么老实听话。

  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就频频出事,不是这个县的库房失火,就是那个县的仓场被烧,又或者刚到任的某个地方官员突遭意外。

  对于这种情况,首辅王家彦没有丝毫妥协,统统下令彻查。

  短短不到半年,一千多个县就杀掉了足足一万多个闹事小吏,真可谓是人头滚滚,王家彦也因此搏得一个“铁血宰相”的绰号。

  请收藏:https://m.aus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