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2章 线膛炮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火绳枪,远不如燧发枪犀利。

  但是李自成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将就用,有枪总比没有枪好。

  反正他打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顺军的冷兵器全部换成火器。

  除了外购,另外就是自造,但是自造的火器性能也是令人失望。

  “不行啊,这个射程不够,远不如明军。”看着眼前长长的弹坑,李自成一脸失望,对着负责督造火器的宋献策说道,“明军这个口径的火炮至少能打千步。”

  宋献策苦着脸说:“那就需要增加装药量,可是再继续增加装药量的话,容易炸膛,之前就已经炸了一门了。”

  说完,宋献策指指不远处。

  李自成和随行的文官武将扭头看去,就看见了一门炸膛的大炮。

  高宗敏不屑的道:“想要避免炸膛还不简单,继续加厚炮筒厚度不就行了?既然五寸厚度还不够,那就增加到七寸甚至于一尺。”

  “说得倒是轻松。”宋献策没好气道,“将炮筒厚度增加到七寸甚至于一尺,每炮得增加多少铁料?我们的铁料原本就已经不够用,现在甚至连民间的铁锅都搜刮殆尽,不够的铁料上哪去找?嘴皮子一碰就能从天上掉下来?”

  刘宗敏被怼的脸色铁青,却又无从反驳。

  “就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负责协造的顾君恩轻叹一声,又说道,“最关键是炮筒厚度从五寸增加到七寸甚至一尺后,重量也会大增。”

  “到时候4寸炮的重量将会超过八千斤。”

  “即便是2.5寸炮的重量也要超过五千斤。”

  顿了顿,顾君恩又说道:“这么笨重的大炮,需要几十匹骡马负责拖拽,一般的道路根本无法通行,下雨天更麻烦,直接就会陷入泥泞。”

  “这个倒是不怕,太重动不了就摆在关隘上面。”

  事到如今,李自成的观念也悄然发生变化,不再奢望灭掉大明一统华夏,而是只求能守住山陕大西北,维系大顺国。

  停顿了下,李自成又道:“就按照汝侯说的,加大炮筒厚度,总之我们的大炮射程一定要达到甚至超过南明的大炮。”

  宋献策道:“铁料怎么办?”

  李自成道:“至于铁料么,征召更多的工匠,加大铁矿的开采以及冶炼。”

  顾君恩道:“可是关中已经没有更多的工匠,就算是矿工也是很难找到。”

  万历年间,陕西省的丁数为450多万,山西省的丁数为500多万,由此可见山陕两省的实际人口数至少有2000万口。

  然而多年的战乱以及灾荒,使得山陕人口锐减。

  山陕两省没有河南那么惨,十不存一应不至于,但是十去其七只多不少,所以现在山陕两省的总口数最多也就600万。

  600万人口去掉老幼妇孺,撑死了200万青壮。

  再去掉50多万大顺军,总共也就剩下150万的青壮劳力。

  

  请收藏:https://m.aus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