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0章 人才竞争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鲜国的主要产业,是以其国内的铁匠数量不会少于一万人,就算打对折,也至少有五六千铁匠,绝不可小觑。”

  “格局小了。”崇祯笑了笑,又道,“烺儿你只想要铁匠,格局小了。”

  “格局小了?”朱慈烺不由得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失声说道,“父皇,你该不会打算将朝鲜国的五百万口都搬来大明吧?”

  “为什么不?”崇祯表情慢慢变严肃。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还是那句话,崇祯是真的不喜欢杀戮政策。

  尤其是同根同种的东亚人就更不可能搞残酷的种族灭绝。

  要想实现崇祯的十亿人口宏伟计划,除了大量生育之外,同化东亚各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口增长手段,其中又以朝鲜族优先。

  崇祯早就盯上了朝鲜的这五百万人口。

  即便是按照4%的出生率以及1亿的总人口计算,大明一年的新生儿也才400万,再去除各种死亡人口,每年增长的人口撑死了也就200万。

  这也就是说,同化了朝鲜的五百万口,能节约差不多三年时间。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彻底的同化,文化及族群的彻底认同。

  “这倒也是。”朱慈烺忽然想起史书上所记载的唐灭高句丽之战,当即说道,“昔大唐攻灭高句丽国之后,将高句丽国的数百万口迁往中原江淮安置,大唐名将高仙芝之父高舍鸡便是此时迁入大唐。”

  停顿了一下,朱慈烺又问道:“父皇,朝鲜人内迁之后,你打算安置在何处?”

  崇祯不假思索的道:“朝鲜现在的总人口撑死了也不过六百万口,只是山东一省就足可以安置,不过为了尽快实现同化,还是要将朝鲜族人分别安置在山东、河南及湖广诸省,将来剿灭建奴及伪顺之后,还需要迁徙一部分到北直、山西乃至于陕西,总之不宜让太多朝鲜族人聚居于一处。”

  “肯定不能让太多朝鲜族人聚居一处。”

  朱慈烺点头:“此外还是要让朝鲜族人学习我大明官话及洪武正韵。”

  “那是当然。”崇祯点头道,“不光是大明官话及洪武正韵,还要让他们要学习汉文,如此两代之后就再也没有朝鲜族人,而只有华夏族人。”

  说到这一顿,又道:“今后我大明再无华夷之分,而只有华夏一族!”

  在崇祯构勒的远景规划之中,是没有民族划分的,整个大明就只有华夏族一个族群,所有人都是华夏先民后裔。

  朱慈烺又接着问道:“父皇的意思是给予朝鲜族人以及其他内迁的族裔跟汉民百姓一样的权力?也允许他们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以及国子试?”

  “对,一样的权力,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及国子试。”

  崇祯轻嗯一声又道:“说到国子试,今年的国子试马上开考了吧?”

  “是的,三天之

  请收藏:https://m.aus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